? 上一篇下一篇 ?

板式換熱器常見故障分析與排除見表

 板式換熱器常見故障分析(xi)與排除見表如下

故障現象

找出故障

原因分析

排除方法

滲漏(lou):板(ban)片(pian)與框架之(zhi)間(jian)或(huo)框架外部(bu)

接(jie)合部(bu)位(wei)滲漏:松開(kai)接(jie)合部(bu)位(wei),從(cong)外部(bu)檢查,如查不(bu)出故(gu)障,請拆開(kai)換(huan)熱器(qi),尋找故(gu)障至接(jie)合部(bu)位(wei)1.2.3.4或至端片孔

1.接合部位有縫隙(腐蝕)。
2.接合部位密封墊錯位。
3.管受力使接合部位扭曲。
4.端片密封墊損壞或腐蝕。
5.端(duan)片有洞(腐蝕)。

1.換接合件
2.固定好密封環
3.托起管子
4.換密封墊
5.換端片

滲漏:板片滲漏

標出(chu)兩板片(pian)間滲(shen)漏區,拆開換熱器確定滲(shen)漏部位(通(tong)過(guo)斑漬(zi))密封墊無(wu)損壞(huai)而逐漸松動,見“原因分(fen)析(xi)”1-3條,密封墊無(wu)錯(cuo)位情況(kuang)下,見“原因分(fen)析(xi)”3-7條可能會引起滲(shen)漏,如通(tong)知我廠,請標出(chu)具(ju)體(ti)位置(zhi)。

1.片組夾緊過頭,造成密封槽損壞。
2.密封墊錯位。
3.片組夾緊過頭,支撐梁凹陷,板片扭曲。
4.沒完全夾緊。
5.板片放置顛倒。
6.墊槽孔即雙層密封區腐蝕。
7.密(mi)封(feng)墊有裂紋(wen)或磨損(sun)、老化(hua)、腐蝕。

1.換單片與多片
2.重新粘合密封墊
3.換板片
4.重新夾緊
5.板片換向
6.換密封墊

內漏:介質之間

內漏:指換熱設備內的兩種介質由于某種原因造成高壓側介質向低壓側滲漏。監視滲漏的方法是要經常對低壓側的介質進行化驗,從其成分的變化來判斷。停機檢查方法:
1.拆開框架,擦清板片,觀察檢查漏片(可用透光、著色、目側等辦法)
2.如(ru)查不出,可(ke)擦干凈(jing)后重組,單側(ce)(ce)打(da)壓(ya),折(zhe)開框架,凡不應有(you)(you)水的板側(ce)(ce)有(you)(you)水則可(ke)制定這對板片有(you)(you)裂紋。

換單片或多片
清洗單片或多片
并更換密封墊

換熱效率低:

即低流速壓降高
設法確定跡象如下:
1.壓降問題(注意低流速,壓降高引起)
2.換(huan)熱效率(lv)問(wen)題:即正常流速效率(lv)

1.壓降問題:

1.內部阻塞。
2.流槽阻塞。
3.板片錯誤放置即顛倒板片排列發生變化。
4.介質粘性較強循環( 流動)較慢。
5.蒸(zheng)氣(qi)凝結時(shi),壓(ya)降高受存在的非凝聚(ju)氣(qi)體影響(xiang)。

1.拆開換順清洗內部
2.拆開接合部位、清洗出口
3.重新排列板片
4.重新選型或調整工況條件
5.排除非凝聚氣體

2.換熱效率問題:

測量進、出口溫度和流速,每次測量間隔10分鐘、測量6次,按順序變換每一測量的測量點。
1.板片結垢。
2.板片錯誤放置造成旁流。
3.實際數據與標定數據不同。
4.流速與標定值有出入。
5.凝聚時故障可能由下列原因引起:
①非凝結氣體。
②蒸氣干度太低。
③冷凝汽排放閥或氣泵過小。
④蒸汽控制閥故障。
6.換熱器內有氣體。
7.系統設計的問題。

1,2拆開換熱器并進行清洗板片換向,變換板片排列
3,4改變流速或要求
5,6排除氣體更換凝汽排放閥或氣泵更換蒸汽控制閥
7.修改系統

 

 南京板式換熱器技術指導電話:/